签订合同是有利于保障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的,然而在实践中因为签订的合同而产生纠纷是非常多的,针对于合同纠纷呢,当事人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那么合同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呢?
一、合同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请求民事权利的时效为三年,所以合同纠纷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民法总则第188条将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两年延长为三年,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2、现实生活中,由于诉讼时效期间较短,债权经过诉讼时效而不能受到保护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民法总则把诉讼时效延长为三年。现实中,因错过诉讼时效导致讨债难的情况较多,给不诚信的人留下了空间,延长诉讼时效,可以更好地避免因错过诉讼时效而失去胜诉机会的情况发生。
3、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合同诉讼时效执行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杨偈律师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合同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请求民事权利的时效为三年,所以合同纠纷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杨偈律师。